MBR與傳統活性污泥程序相比,具有佔地面積少與污泥產生量少優點,浸入式MBR佔地面積僅為傳統活性污泥程序之一半,產生污泥約為傳統活性污泥程序之1/3,如圖2所示。MBR的技術特點非常多,與傳統生物處理技術比較,
包括:
(1).適合中小型規模特殊污染物處理。
(2).初設成本較高,但操作成本低,以總成本而言仍較有利。
(3).Biomass可完全截留,沒有傳統程序污泥分離的問題,系統操作維護容易。
(4).污泥停留時間(Sludge Retention Time,SRT)可相當長,生長速率緩慢的微 生物如硝化菌的截留生長,系統硝化效率得以提高,同時,可增長一些難降解的有機物在系統中之水力停留時間,有利於特殊或難分解污染物的去除。
(5).污泥濃度高,處理系統單位活性增加,進而減少處理槽體積。
(6).處理系統不需沉澱單元,可大幅節省空間。
(7).可去除細菌和病毒,以達到消毒之作用。
(8).維持低F/M比,減少廢棄污泥量。
(9).處理單元緊密配置,減少臭味溢散。
(10).出水水質良好穩定。
MBR系統及傳統活性污泥之比較,反應槽中污泥濃度為兩者之間最大差異,傳統活性污泥系統中污泥濃度3,000~5,000mg/L,MBR系統中可達5,000~30,000mg/L或更高濃度,由於污泥濃度高,故HRT可以縮短至1~4小時,而節省反應槽體積。另外,在MBR系統中SRT可以長至30天或更長,故污泥產率可以降至0.1-0.2kgSS/kgCOD,在一些情況下,污泥產率更低,而有效減少廢(污)水處理廠污泥產量,降低污泥操作成本。
|